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以下简称微生物所)成立于1958年12月3日,其前身是中国科学院应用真菌研究所和中国科学院北京微生物研究室,目前已发展成为一个具有雄厚基础、强大实力和广泛影响的国立综合性微生物学研究和微生物技术研发机构。位于中国科学院奥运村园区,与国家5A级森林毗邻。
研究所坚持“微生物、高科技、大产业”的战略定位,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以病原微生物与免疫、微生物资源、微生物技术为主要研究领域,设有微生物资源前期开发国家重点实验室、真菌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生理与代谢工程重点实验室、植物基因组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与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共建)、中国科学院病原微生物与免疫学重点实验室五个重点实验室,另设有技术转移转化中心、微生物资源与大数据中心。同时有依托微生物所建设中国科学院—发展中国家科学院生物技术卓越中心、中国科学院—发展中国家科学院新发突发传染病研究与交流卓越中心和中国科学院流感研究与预警中心。微生物所拥有亚洲最大的馆藏54万余号标本的菌物标本馆、国内最大的保藏量7万余株菌的中国普通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中心、数据资源总量超过3PB的国家微生物科学数据中心,是我国微生物资源与数据的核心支撑力量。研究所建有高等级生物安全三级实验室、所级公共技术服务中心、SPF动物房、植物温室等技术支撑平台,拥有一个藏书(刊)5万余册的专业性图书馆。目前挂靠微生物所的学术组织有中国微生物学会、中国菌物学会、中国生物工程学会3个国家级学会。
微生物所是1981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的博士学位授予权单位之一,现设有生物学、基础医学和药学三个一级学科,包括微生物学、遗传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生物信息学、病原生物学、免疫学、微生物与生化药学等七个二级学科专业博士、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点;设有生物与医药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点;同时设有生物学和基础医学一级学科下的微生物学、遗传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病原生物学和免疫学五个二级学科专业博士后流动站。共有在学研究生586人(其中硕士生251人、博士生335人)、在站博士后98人。在2020年全国博士后科研流动站评估中,研究所生物学流动站获评优秀。
根据研究所学科发展需求、研究领域与方向的布局,现面向海内外公开招聘微生物学相关领域学术带头人(principal investigator)。研究方向与领域包括且不限于:病原微生物学、病毒学、微生物学、遗传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微生物细胞生物学、微生物-植物相互作用、免疫学、基因组编辑、微生物组学与生物信息学、合成生物学与微生物技术、微生物系统与进化生物学、微生物生态学、真菌生物学、微生物药物、农作物虫媒病、蛋白质工程技术等。
申请者应在上述领域具有较高的理论基础与学术水平,曾经做出过具有高显示度的研究成绩,具备带领优秀团队申请承担重要科研项目和组织开展创新研究工作的能力。申请者须具有博士学位,一般应具有博士后研究经历。
研究所以及所属国家或院重点实验室将为入选者提供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科研环境、平台、启动经费和薪酬福利待遇等,并负责招募组建科研团队,协助入选者申请国家或中科院等各类人才计划。
应聘材料要求:应聘申请表(详见附件)、个人简历、5篇代表性论文全文、未来工作计划以及国内外至少三封同行专家推荐信(推荐信请专家直接发送至hrservice@im.ac.cn )。
联系部门: 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人事处
联 系 人: 周老师,刘老师
联系电话: 86-10-64807392,86-10-64807477
电子邮箱: hrservice@im.ac.cn
地 址: 北京市朝阳区北辰西路1号院3号,100101
官方网站: http://www.im.cas.cn
微信公众号:IMCAS1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