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河池市的一片蔗田里,青年科学家赵盼“躺平”了。微生物所供图
7月2日下午15时,广西河池市大化县大厚村红水河边上的一片甘蔗农田。照片中的“80后”青年科学家赵盼“躺平”了。
不是因为“现在的年轻人干不了农活”,躺平前,中科院微生物研究所(以下简称微生物所)的这名青年高工刚刚赶了百公里的路,收集了4个多小时的田间样品。
“做我们这样的研究必须下田,你只有下田才能看到产业真正的问题,才能知道农民的真实需求是什么。”赵盼说。
身体流汗,心里比吃甘蔗甜
7月2日当天,赵盼在隆安县丁当镇实验基地的实验田里忙活了一上午,完成4小时的样品收集,又驱车3个多小时赶了百公里多路到红水河大峡谷边上的甘蔗农田。累极了,他便躺在地上眯会儿眼。
中午赶上大雨,赵盼和同事们浑身被浇了个透,他们把衣服稍微晾了一下又继续工作。其实,不晾也可以,田里37度的高温,60%的湿度,不多久又会被汗水浸透。
不过,赵盼还是决定晾一下。“这是对太阳的尊重。”他诙谐道。
赵盼是微生物所农业微生物与生物技术研究室仲乃琴团队的一名高级工程师。他所从事的工作是利用微生物技术,进行肥料增效及土壤微生态调理。
“简单来说,就是在减少化肥用量,节省成本的情况下,最大程度地增加作物的产量和品质,修复土壤生态,提高甘蔗种植户的经济收入。”赵盼向《中国科学报》解释。
近年来,赵盼跟随仲乃琴,先后研发出肥料增效助剂、土壤调理型功能菌剂等先进技术,建立了一套马铃薯丰产增效技术体系,有力地推动了贵州、宁夏、内蒙等地的科技扶助活动。如今,他们又在甘蔗等更广泛的农作物上开始了新技术试验和示范。
作物变了,产品配方上就需要进一步优化:你的技术适不适合本地的土壤类型和耕作模式?有没有效果?需不需要增加投入成本?很多人内心是有疑虑的。
如今,河池市的蔗田实验已经进行到第四个年头,那些“胆大”的农民贡献出的数十亩实验田里,用新技术种植的甘蔗长势正在凸显。
当天的技术摸底情况很好,采用微生物所先进种植技术的甘蔗,茎高、茎粗等生长指标显著高于当地传统工作模式下的指标。
在绿油油的甘蔗田里看着湛蓝的天,赵盼和同事们的心里,比吃了甘蔗,更甜。
继承传统,把实验室“搬到田间”
把实验室搬到田间地头,这是来自微生物所老一辈科学家们的优良传统。
微生物所农作物植病防治与土壤改良研究有着近70年的历史。自1953年中科院应用真菌研究所(微生物所的前身)成立起,该所的科学家就常年驻守田间地头,为农民解决作物种植中存在的问题。
“这些植物病理学大家如林传光、田波、黄河……等等,当时他们中的一些人也只有二十岁出头,他们与农民兄弟一起下田,同吃同住,向农民宣讲普及作物防病知识,并建成全国第一个马铃薯脱毒种薯规模化繁育基地,选育出国家级抗病品种‘虎头’等。”仲乃琴说。
站在21世纪的甘蔗田里,新时代的青年科研工作者们没有“怂”。
像赵盼一样,尽管他们中很多人出生在城市,是独生子女,但依然吃得了苦,耐得了寂寞。他们深入田间地头观察作物长势,收集相关数据,采集土壤样品,进行实验分析,把文章写在了大田里。
“农业微生物技术成果研发出来后,需要我们努力在田间地头去示范,这离不开团队孩子们的辛苦和汗水。”仲乃琴说。
好技术,要与实际需求相结合
“真正好的技术一定要跟当地实际需求结合上。”这是赵盼从事农技工作近10年的切身体会。在他看来,做农业技术研究,一定要下田,要跟当地的农民们对接,才知道他们需要什么,才能真正看到产业存在的问题。
通过和农民打交道,研究团队得知,农民往偏僻的蔗田运一包肥料,需要12元人工。如果采用新技术,不但能够减少肥料本身的成本,还能减少肥料运送的成本,这将给农民带来切实可观的利益。
目前,团队已经通过专利转让或技术许可与施可丰、缔盟生物、中仓生态等肥料企业签订了6份产业化合同(涉及5项专利),生产出各种类型的增效型肥料,并开发出马铃薯、甘蔗专用功能菌肥,相关技术产品已在全国推广应用。
“我们团队的孩子们个个都是好样的,无论是男女,他们都有顽强的毅力,是一支有战斗力的科研突击队。”仲乃琴说。
现在,距离蔗田先进技术成效的最终揭晓还有两年,研究团队表示,接下来还需要多下田,向农民“取经”,才能实现技术的大面积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