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媒体扫描

[光明日报]“中国孢子植物志”的编研取得阶段性成果

作者: 发布时间:2021.07.08 文章来源:

  中国孢子植物志编研工作涉及的生物是地球上较低等的生命类群,这里所谓孢子植物是没有维管束并以孢子进行繁殖的低等生物的总称,主要包括藻类、苔藓、真菌和地衣。前两者有叶绿素,营自养生活,属于植物;后两者虽然以孢子传宗接代,但它们无叶绿素,营异养生活,并非植物。孢子植物是地球环境、生态得以维系的基础之一,许多种类有重要的经济价值。例如,地球大气中50%的氧气是由藻类制造的,世界上第一个抗菌素  青霉素从真菌中发现的,它的发现和应用揭开了人类利用抗菌素的历史;人们熟知的食用、药用孢子植物,如冬虫夏草、灵芝、猴头菌、石耳、雪茶、海带、紫菜、螺旋藻、发菜等,在保障人类健康方面已经起到并将继续发挥日益明显的作用。但有害的孢子植物也会给人类的生产和生活造成影响和经济损失,比如近期大规模爆发的浒苔、造成食品和粮食霉变的有害真菌、引起植物病害的病原真菌等。 

  如何保护中国的珍稀孢子植物?如何利用有益的孢子植物?如何治理有害的孢子植物?要想回答这些问题,必须了解清楚我国孢子植物的家底,它们属于什么类群?有什么形态特征和生态习性?与人类关系如何?这便是中国孢子植物志编研的初衷。 

  202176日,中国科学院中国孢子植物志编辑委员会和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在京召开成果汇报会,介绍了中国孢子植物志编研工作取得的阶段性成果。 

  《中国孢子植物志》与《中国植物志》、《中国动物志》并称为三志,是记述我国孢子植物物种资源、形态解剖特征、生理生化性状、生态习性、地理分布及其与人类关系等方面的系列专著。其编研对象包括非维管束孢子植物和以孢子进行繁殖的菌物,以《中国海藻志》、《中国淡水藻志》、《中国真菌志》、《中国地衣志》及《中国苔藓志》五个分志的形式编辑出版。 

  中国孢子植物志的编研和出版工作统一由中国科学院中国孢子植物志编辑委员会(以下简称孢编会)主持和管理。自1973年成立以来,孢编会先后组织全国100多个科研单位和高等院校500余人(1000余人次)参加中国孢子植物志的编研,赴全国各省区的内陆和岛屿以及黄海、东海、南海等海域进行资源调查和采集,积累了丰富的孢子植物标本和样品。编研过程中,发现了大量新分类群,解决了重要孢子植物类群的许多分类学难题,发表了一系列有国际影响力的研究论文,推动了相关学科的发展。 

  本届孢编会主编、中国科学院院士魏江春介绍,截至 2021  6 月,已出版中国孢子植物志113卷册,其中《中国苔藓志》10卷、《中国海藻志》15卷册、《中国淡水藻志》23卷、 《中国真菌志》62卷和《中国地衣志》3卷,记录我国孢子植物424225519652种,附图版14246幅,总字数达4334.3万字。 

  中国孢子植物志是在系统生物学原理与方法的指导下对中国孢子植物进行考察、收集和分类的研究成果,是生物多样性研究的主要内容之一。它是物种保护的重要依据,对人类活动与环境甚至全球变化都有不可分割的联系;是我国孢子植物物种资源、形态特征、生理生化性状、地理分布及其与人类关系等方面的综合信息库,为我国生物科学研究、教学和资源开发利用提供了重要科学依据。 

  

 

  中国孢子植物志的编纂工作仍在继续。参会的专家学者纷纷表示,我国地域幅员辽阔,山河纵横,湖泊星布,海域辽阔,气候条件复杂,植被类型多样,陆生和水生孢子植物资源极其丰富。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研究方法的改进,我国孢子植物系统分类学研究水平的不断提升和中国孢子植物志的陆续出版必将为开发利用孢子植物资源和促进学科发展发挥积极作用。(光明日报全媒体记者 齐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