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报北京3月26日电(记者 陆成宽)26日,记者从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获悉,该所高福院士团队联合安徽智飞龙科马生物制药有限公司研发的重组蛋白亚单位疫苗(ZF2001)I 期和II期临床试验结果表明,该疫苗安全性良好,没有与疫苗相关的严重不良事件,接种三剂次25微克疫苗的97%受试者产生了可以阻断活病毒的中和抗体,中和抗体水平超过康复患者血清。相关研究成果发表于《柳叶刀-传染病》杂志。
“目前,全球已经有多款针对新冠病毒的疫苗,但它们仍不能满足人们的接种需求。因此,研发更多的疫苗才可能有效控制新冠病毒在全球的传播。”高福说,重组蛋白亚单位疫苗具有产量高、安全性高、易于存储和运输等优势,是预防和阻断新冠病毒传播的重要选择之一。
重组蛋白亚单位疫苗基于中东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刺突蛋白(S)受体结合区(RBD)的二聚体理念,将新冠病毒的S蛋白受体结合区域进行串联重复设计成二聚体抗原,从而刺激人体产生抗体。
重组蛋白亚单位疫苗的两期临床试验共招募18至59岁的健康成年人950名,采用了随机、双盲和安慰剂对照的试验方案。试验对疫苗的安全性和免疫原性进行评估。
结果表明,该疫苗具有良好的耐受性和免疫原性。大多数入组者没有观察到不良反应或者为轻度或中度的不良反应,主要是红肿、注射部位疼痛、骚痒等,为重组蛋白疫苗接种后常见反应;没有疫苗相关的严重不良事件发生。接种2剂次疫苗后,76%的人可以产生中和抗体;接种3剂次疫苗后97% 的人可以产生中和抗体。
高福表示,在国际上开展的?III期临床试验部分结果显示,重组蛋白亚单位新冠疫苗对新冠病毒南非变种(501Y.V2)仍然有保护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