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科研进展

微生物所研究团队揭示马赛克纳米颗粒诱导沙贝冠状病毒广谱应答的免疫基础

作者: 发布时间:2024.05.22 文章来源:

近日,微生物研究所高福院士/戴连攀研究员团队在Cell Reports上发表论文,题为Mosaic RBD nanoparticle elicits immunodominant antibody responses across sarbecoviruses。该研究发现马赛克纳米颗粒能诱导产生针对不同沙贝冠状病毒谱系保守表位的免疫优势抗体,揭示疫苗诱导广谱抗体应答的免疫学基础。

1.马赛克纳米颗粒诱导沙贝冠状病毒广谱应答的免疫基础

Sarbecovirus(沙贝冠状病毒)包含SARS-CoVSARS-CoV-2以及一些具有潜在传染人风险的动物源性冠状病毒,未来有可能成为新的大流行病原,研制泛沙贝冠状病毒的广谱疫苗对于应对这一潜在风险具有重要意义。之前有研究表明,马赛克纳米颗粒疫苗针对沙贝冠状病毒可诱导产生广谱中和抗体,针对异源病毒的攻击可以提供更好的保护。但其免疫学基础尚未阐明。

团队首先评价马赛克纳米颗粒疫苗免疫的血清对沙贝冠状病毒(clade 1a1b3)假病毒的中和抗体水平,发现能诱导产生更高的交叉结合与中和抗体。对抗原特异性的生发中心B细胞(BGC)进行单细胞B细胞受体测序(scBCR-seq),发现马赛克纳米颗粒诱导产生的BCR大量使用胚系基因对IGHV14-3:IGKV14-111。研究团队又进一步选择最常见的遗传相似BGC克隆簇进行抗原结合谱分析,发现这类抗体具有广谱的交叉反应活性,可与clade 1a1b3谱系RBDs发生结合。IGHV14-3:IGKV14-111代表性优势单克隆抗体(mAbM2-7表位竞争和冷冻电镜结构分析发现,与泛沙贝冠状病毒mAb S2H97竞争很强。其靶向保守的RBD-8位点,与S2H97SARS-CoV-2 RBD的作用足迹重叠程度很大。

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与广西大学联合培养博士生刘川玉、中国科学院大学医学院博士生胥森瑜和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博士后郑宇轩为论文共同第一作者。中国科学院院微生物研究所高福院士和戴连攀研究员为论文共同通讯作者。该研究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中国科学院创新青年团队和盖茨基金会等经费的支持。

原文链接:https://doi.org/10.1016/j.celrep.2024.114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