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科研进展

老药新发现:微生物所刘文军课题组揭示非甾类抗炎症药物萘普生在抗流感病毒方面的新功能及其作用机制

作者: 发布时间:2019.05.08 文章来源:

  201957日,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刘文军课题组在Cell Reports发表了题为“Naproxen exhibits broad anti-influenza virus activity in mice by impeding viral nucleoprotein nuclear export”的研究论文。该研究发现非甾类抗炎症药物萘普生(Naproxen)具有抑制A型和B型流感病毒复制的特性,并阐明了其通过抑制流感病毒核蛋白(nucleoprotein, NP)出核从而发挥抗流感病毒活性的新机制,表明传统“老药”萘普生不仅有抗炎症作用,而且具有抗流感病毒感染的“新功能”。 

  抗流感药物是流感病毒感染后最有效的治疗手段,目前获批上市的抗流感病毒药物仅有两类。一类是M2抑制剂(金刚烷胺和金刚乙胺),这类药物靶向于M2蛋白,阻断离子通道,抑制病毒RNA基因组进入细胞质。此类药物的抗病毒作用仅限于A型流感病毒,对B型流感病毒无效,但很多A型流感病毒流行毒株对该类药物产生了耐药性,已不推荐使用。另一类是NA抑制剂(奥司他韦,扎那米韦和帕拉米韦),此类药物靶向于NA蛋白,通过抑制其神经氨酸酶活性,影响流感病毒的释放过程。NA抑制剂对A型和B型流感病毒都有抗病毒效果,但近年来也出现了不少耐药病例的报告。因此,抗流感药物研发任重而道远。萘普生是一种非甾类抗炎症药物,可用于慢性关节炎、变形关节症、腰痛、急性上呼吸道炎,以及拔牙、小手术后的消炎、镇痛。该药已在临床上使用了40多年,是全球最畅销的解热镇痛类非处方药之一,但其在抗流感病毒方面的作用和调控机制尚不明确。 

  课题组前期的系统性研究发现,流感病毒的NPM1NEP等病毒蛋白及vRNP复合物的核质穿梭在病毒复制过程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Journal of Virology2012a2012b20132014a2014b2015)。 该研究进一步发现,萘普生能够阻断宿主的出核相关蛋白CRM1与病毒NP的结合,抑制CRM1介导的NP出核,从而发挥抗流感病毒的活性。萘普生不仅能够抑制A型流感病毒的复制,而且表现出比临床上常用的抗流感药物奥司他韦(又名达菲)更强的抗B型流感病毒的活性。因此,抑制流感病毒NP的核质穿梭是抗流感药物设计的一种非常有效的手段, 核质穿梭关键靶点的筛选及相应药物的研发具有重要意义。此外,该研究发现A型流感病毒NPY148B型流感病毒NPF209位点是萘普生结合位点,序列分析显示这两个结合位点高度保守,暗示病毒对萘普生不易产生耐药性。萘普生这种老药已具备良好的安全性与可控性,这将极大地缩短其作为抗流感候选药物进入临床应用的时间。 

  刘文军课题组孙蕾副研究员为文章通讯作者,郑伟楠博士为论文第一作者。该研究得到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B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国家科技部等资助。 

  文章链接:https://www.cell.com/cell-reports/fulltext/S2211-1247(19)30526-1 

Naproxen抑制流感病毒NP出核的模式图 

Naproxen阻断CRM1NP的结合,从而抑制CRM1介导的NP出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