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之箭以2023之名,将我们送到了新的起跑线。回首2022年,它在诸多“前所未有”和“不确定性”中奋力前行的身影,注定将镌刻在人类和民族发展的纪念碑上,也会在我们每个人的记忆中留下深刻的印痕。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作为我国微生物学领域战略科技力量,在奔涌的时代大潮中锚定目标,在坚决响应党中央号召、遵循中国科学院部署的主航道上毫不动摇,为科技的发展、国家的建设、人民的健康竭诚贡献自己的力量,就像一颗星体为漫天的璀璨星光所贡献的那样。
这一年,我们坚定不移地加强党对科技工作的全面领导,认真学习、坚决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在建设中国式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宏伟目标的指引下,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紧紧围绕“四个率先”和“两加快一努力”目标要求,凝心聚力,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团结带领科研人员聚焦主责主业,提升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使命感和创新能力。
这一年,我们围绕院党组确定的“强基础、抓攻关、聚人才、促改革”工作主线,推动现代科研院所管理体系建设取得新成绩,以突破国家需求的关键生物技术为目标,大力推进微生物学基础研究。我们制定并实施了“微生物所原始创新能力提升三年行动方案”,以8个方面34项改革措施为抓手,系统推动落实“基础研究十条”和所“十四五”发展规划。以国重重组带动研究所整体改革发展,制定落实了以扶优、扶强、扶青为原则的科研团队管理制度体系。完成“深化科研院所改革,提升原始创新能力”试点改革阶段目标,完善建制化科研组织模式,在“微生物组”和“病原微生物与创新防治技术”两个“十四五”特别行动计划的目标下,成立了8个重任攻关团队和9个“1 + 1”协作攻关团队并给予高强度资助,年度自主部署各类项目总经费超过8000万元。加强项目、人才、资金、政策等一体化支持,科技平台共享运行工作获得部院评估“双优秀”。
这一年,我们承担国家重大科技任务再创佳绩,新增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8项,总数达到24项,基金委重点项目4项,重大研究计划集成项目1项,弘光专项3项,院稳定支持基础研究领域青年团队计划2项,基础资源专项项目1项。基础研究水平大幅提升,在AI + BT技术挖掘肠道微生物抗菌肽、肠道菌群结构变异和功能研究、新冠病毒新一代重组蛋白疫苗研制、古菌病毒结构、猴痘病毒复制机制、结核分枝杆菌细胞焦亡机制、基因编辑小麦抗病高产育种等领域取得了重要进展。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工作再创历史新高,新申请和获授权专利340项,组织完成132项成果转让项目,其中千万以上重点科技成果许可转化项目6项。实现了生物基生产尼龙56、VB5一步法合成等重大产业化项目落地投产。继重组蛋白疫苗和治疗性抗体药物实现临床应用之后,新冠病毒mRNA疫苗、鼻喷多肽药物等新产品进入临床试验,有望为全球疫情防控再做新贡献。
这一年,我们深刻领会中央和院人才工作会议精神,与时俱进制定完善人才政策,人才引进和自主培养工作双轮驱动,引人用人卓有成效。新增基金委“杰青”和“优青”各2项,国家和院引进人才计划4人,择优1人;院青促会结题4人全部入选优秀会员;研究所人才计划“青年研究组长”4人。提升研究生培养质量,打造“大思政”格局和三全育人体系,把立德树人融入培养全过程,获得院长奖学金特等奖等院级以上奖励22人次。研究所积极发挥党建引领人才、文化凝聚人才的作用,优化人才服务,改革优化人才工作机制,为未来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2022年的征程是全所师生员工无畏困难、同心协力、用行动一步步丈量出来的。研究所的成绩和发展离不开每一个人的奋斗和拼搏。在新的一年里,让我们将脚步交给道路,将目光交给星空,继续担负使命、勇毅前行。
在2023年元旦到来之际,我们谨向不懈奋斗的全所同仁、牵挂研究所发展的离退休同志,向一直以来关注和支持研究所发展的各级领导、所友和社会各界友人,致以新年的问候和诚挚的祝福!
钱 韦
王丽萍
向 华
杨永峰
2022年12月3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