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5月29-30日,第三届人体微生物组与健康学术年会在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北京)隆重举行。本次会议由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中国生物工程学会主办,围绕微生物组与环境、临床医学、农业等多领域进行了18场精彩报告,吸引了全国各地高校、科研机构、医院和公司企事业单位的参会者齐聚一堂,积极推动国内微生物组研究的交流,促进微生物组学在各领域的发展与应用。值得一提的是,5月29日也是“世界肠道健康日”,旨在提醒人们关注身体发出的警示,注意身体健康。
开幕式
5月29日上午学术年会开幕式由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主任、中国科学院高福院士作开幕致辞,作为本次学术年会的大会主席,高院士代表中国疾病预防疾控中心、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中国科学院病原微生物与免疫学重点实验室对到场的参会嘉宾表示欢迎,希望参会嘉宾利用参会的契机,积极交流与合作,共同推动微生物组学在精准医疗、临床转化、环境与健康、农业等多个领域的发展。最后预祝大会顺利召开,涌现更多的微生物组领域学术精英。
高福院士
精彩报告回顾
法国国家农业研究院Dusko Ehrlich教授以《Gut Microbiome in Health and Disease》为题,报告首先回顾了人体微生物组计划一期及二期的相关成果,然后重点指出目前测序技术的局限性。虽然测序技术不断发展,可以对不同疾病中的肠道菌群变化进行定量,肠道菌群的改变也可以作为生物标志物,但是建立菌群鉴定的标准迫在眉睫因此,我们急需建立疾病相关的菌群模型。
北京大学基础医学院姜长涛研究员以《肠道菌群-鞘脂神经酰胺轴在代谢性疾病发病中的作用》为题,介绍了肠道菌群与代谢性疾病的关系,并阐述了肠道菌群-鞘脂神经酰胺轴在改善代谢性疾病中的作用。
华大生命科学研究院贾慧珏博士带来《Microbiome, other data we need to understand it》的报告,回顾了华大基因近年来一系列微生物组相关的科研成果,也重点介绍了肠道菌群在代谢-免疫轴的应用。
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白洋研究员以《The interaction between plants and root microbiome in Arabidopsis and Rice》为题,揭示了拟南芥三萜化合物对植物根际微生物组的调控规律。解析了拟南芥中形成基因簇的三萜合成遗传网络,也发现细菌可以特异性修饰和利用拟南芥三萜化合物。
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朱宝利研究员(薛勇副教授代)以《II型糖尿病肠道菌群及菊粉改善代谢紊乱作用机制研究》为题,系统介绍了II型糖尿病患者的肠道菌群组成及多样性,并通过菊粉的膳食干预,有效改善患者肠道菌群微环境和代谢。
5月29日下午同济大学附属第十人民医院秦环龙教授以《肿瘤免疫与肠道菌群变化及临床意义》为题,从肠道菌群影响肿瘤免疫的临床证据、肠道菌群与癌症治疗间的免疫桥梁、菌群调节辅助肿瘤治疗的意义等几方面详细阐述了肿瘤免疫与菌群的关系。
清华大学医学院程功教授以《A Gut Co mmensal Bacterium Promotes Mosquito Permissiveness to Arboviruses》为题,介绍了蚊子肠道内的共生菌-粘质沙雷氏菌,可增强埃及伊蚊对虫媒病毒的易感性。也发现了人体肠道内可能也有类似的宿主-菌群-病毒互作机制。
中国科学院微生物所马俊才研究员(吴林寰副研究员 代)以《微生物组信息平台建设》为题,介绍了目前在NAR上发布的菌群数据存储和标准化分析平台:gcMeta。该平台是一个微生物基因组及微生物组数据的管理、分析和发布平台,为国内外用户提供一站式的从数据存储、数据分析到数据发布的服务。
华中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动物医学院晏向华教授带来《A Microbiota-Derived Bacteriocin Targets the Host to Confer Diarrhea Resistance in Early-Weaned Piglets》的报告。发现通过粪菌移植仔猪肠道内两类乳酸菌可增加宿主对腹泻的耐受,该研究为肠道菌群移植应用于畜牧业动物治疗提供了依据。
华中科技大学(武汉)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宁康教授以《微生物组大数据:肠道菌群时空多重可塑性研究》为题。揭示了人肠道菌群双向可塑性主要受饮食转变的影响。饮食变化与肠道菌群结构的动态变化之间存在显著相关性。
中科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所苏晓泉副研究员带来《基于微生物组搜索的疾病检测方法学研究》的报告,表示开发微生物组搜索引擎,可实现菌群的快速比对和搜索。用户只需提供菌群的OTU表,即可在数据库收录的超过10万的菌群研究数据中展开搜索,极大提升搜索数据的效率。
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刘宏伟研究员(宝丽副研究员代 )以《肠道共生菌对代谢性疾病的改善作用及机制研究》为题,揭示了GA7在三种代谢紊乱动物模型中均表现出较强活性,是一个具有潜力的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的小分子候选药物。
5月30日,2019年第三届人体微生物组与健康学术年会进入第二天,延续了第一天的精彩内容。
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朱永官研究员以《环境中的抗生素抗性组与健康》为题,揭示了植物微生物组可以充当人类和天然微生物组之间的界面,代表人类暴露于环境抗生素抗性的关键途径。与植物有关的微生物可能通过食物链,直接接触和全球化加剧抗生素耐药性的传播。
中国科学院北京生命科学研究院赵方庆研究员以《微生物组学研究的新策略》为题,介绍了影响孕妇及新生儿菌群结构的影响因素,详述了妊娠期糖尿病母亲与婴儿之间的菌群传递,并且提出口腔微生物可以作为非侵入性靶标判断GDM。
同济大学附属第十人民医院秦楠研究员作了《The role of Gut Microbiome in the Response to Cancer Immunotherpy》报告,介绍了一系列肿瘤免疫与菌群的科研成果,并重点阐述了PD-1单抗治疗晚期肝癌病人特征性菌群改变的研究,提出肠道微生物与肿瘤免疫治疗相关研究可以从不同癌种,不同药物,更多样本量及多组学手段入手,最后展望了人体微生物组产业的发展前景,指出未来可以利用微生物组改变人体健康。
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王军研究员以《微生物组学研究技术新方法》为题,系统介绍了目前微生物组学的技术方法,比较各种技术的存在局限性,基于当前技术进展对试验方法选择和流程标准化给出了指导下建议。
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周宏伟教授以《代谢性疾病特征肠道菌群挖掘》为题,指出菌群诊断模型具有地域依赖性与疾病特异性,提出菌群紊乱是重要的病因,是诊疗一体化新靶标。
浙江省农科院肠道微生态实验室王欣研究员以《益生菌与肠道微生态调控研究》为题,介绍了菌群体外研究模型及其应用,指出寻找新的肠道微生态研究方法有助于实现以肠道菌群为目标的个性化营养。
闭幕式
闭幕式上朱宝利研究员简单回顾了两天的报告内容,肯定了报告嘉宾的科研成果,并表示学术年会为所有微生物组领域的科研工作者提供一个交流和学习的平台。也希望有更多的青年才俊涌现在这个学术舞台上,把最新的研究成果分享给大家。在办好学术大会的同时,也寄希望更多国内微生物组产业蓬勃发展,把更多的微生物组的成果转化应用,展现在学术年会上。最后希望下一届有更多的精彩报告,吸引更多的微生物组领域科研工作者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