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邓叔群院士诞辰120周年系列活动真菌生命前沿青年论坛(第五期)
时间:2023年1月16日 上午9:00-11:00
地点:微生物所H316会议室
腾讯会议:709-362-588 密码:202301
报告(一) 通过寻找人类真菌病原体的弱点扩大抗真菌靶向空间
报告人:付辞 博士 加拿大多伦多大学
个人简历:付辞,加拿大多伦多大学博士后。 2014年获得美国纽约州立大学布法罗分校生物学博士学位, 2014年至2019年在美国杜克大学Joseph Heitman教授课题组进行博士后工作。2020年至今在加拿大多伦多大学Leah Cowen教授课题组进行博士后工作。主要从事机会性人类真菌病原体的性繁殖和必需基因的探索研究。研究成果发表于Nature Communications,PNAS, PLoS Pathogens, PLoS Genetics, Genetics等。
个人主页: https://scholar.google.com/citations?user=qjRXCvsAAAAJ&hl=en
报告摘要:白色念珠菌和新型隐球菌是两种主要的机会性人类真菌病原体,可在免疫功能低下的患者中引起致命感染。由于当下日益增长的免疫缺陷患者和免疫抑制治理方案,致病真菌系统性感染病例数正在上升。然而用于治疗这些侵袭性真菌感染的抗真菌药物数量十分有限,而且针对所有抗真菌药物的耐药性发展进一步恶化了真菌感染危机。为了解决这一紧迫性,我们利用人工智能、功能基因组和经典遗传方法来探索和扩展这些致命真菌病原体的抗真菌靶向空间。
报告(二)“Where art thou?”—突破性真菌血流感染溯源
报告人:翟冰 研究员 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
报告人简介 翟冰博士,研究员,国家重大人才工程(青年)项目入选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青年项目首席科学家。2008年本科毕业于中国农业大学生物科学专业,2014年于美国Texas A&M University获得博士学位,随后在纽约Memorial Sloan Kettering Cancer Center从事博士后训练,2021年加入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合成微生物组学研究中心。研究方向主要通过reverse translational的手段,探索人类病原真菌的致病、耐药机制,以及肠道菌群中真菌与细菌的互作关系。相关成果发表于Nature Medicine,Nature Microbiology, Current Opinions in Microbiology等期刊。
个人主页:https://teacher.ucas.ac.cn/~0073403
报告摘要:侵袭性真菌病是由念珠菌、隐球菌等病原真菌引起的人体血液或深部脏器感染,易发于免疫力低下人群,具有确诊困难、死亡率高的特点。因此,在骨髓移植等易感人群中,往往采用预防性给药的策略降低侵袭性真菌病的发生率。然而在前期工作中,我们发现约有12%的骨髓移植患者的肠道在移植后免疫缺陷期发生了病原真菌的定植,其中25%的患者在持续使用抗真菌药物的情况下依然发生突破性真菌血流感染。通过定性定量分析肠道菌群的各个组分,结合比较基因组学的手段,我们确定真菌血流感染的源头来自与肠道中病原真菌的定植,同时发现病原真菌的肠道定植与厌氧细菌菌群被破坏高度相关。通过培养组学和体外实验,我们找到了一组具有抑制真菌增殖能力的细菌和细菌代谢产物。另外,由于病人在感染发生时持续使用抗真菌药物,我们发现定植肠道的病原真菌中的一部分具有区别于经典耐药表型的异质性耐药特征。通过这一系列的研究,我们希望能够在免疫缺陷人群中对侵袭性真菌感染做到更加精准的防控,从而降低重疾率和死亡率。